前要
今年年初买了一个Intel QXZH主板 (12900HK ES) ($900)玩。
这是个17cm*17cm的MoDT ITX主板。主板上搭载了,em,工程测试(Engineering Sample)版本的CPU,并非是正式版的CPU,所以相对得便宜(代价是有CPU bugs,例如只能开PCIe 2.0*8【新BIOS似乎解决了但是我用不着了】)(不过当时900买现在不到半年掉到了600块其实也觉得买亏了【300块钱可以买很多PLA耗材!】)。
然后,今年618我又手痒贪玩买了一个Q1HY (13900HK ES)($1290) ITX主板。没错,又是非正式版的CPU,但是性能比QXZH强多了,因此QXZH被我从机箱里替换了下来。
于是乎,QXZH变成了长期吃灰+偶尔裸机奔跑测试机,放在我台上养眼的艺术品。瞧,他那帅气的头发:
不过这样裸奔也不是方法,挪位也不方便。是时候帮他找一件衣服了,所以我开始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可以3D打印的ITX机箱。
不过打印完成后,发现我的PLA耗材表现得莫名其妙差劲,既拉丝又脆(调查了一下,可能是我调的温度不够高)。这个其实问题不大,用好点的耗材重新打印一个壳子。最大的问题是,这个机箱侧面的出风口图案是AMD (facepalm):
你或许会问:那上网找另一个Intel图标的3D打印机箱不就好了?
但我确实找不到更加袖珍的壳子了。
正题
所以啊,今天无聊的我照着这个壳子重新设计了一遍!
首先,我们需要准备:
- 电子量度尺
- 普通的尺子
- 一支笔
- 手写笔记本
- 一部电脑+SolidWorks
- 一个ITX的CAD模型
- 一个聪明的脑袋
然后就可以开始量度机箱长宽高孔径,慢慢用SolidWorks画ITX机箱了。
经过7小时努力的量度和计算,终于画好啦:
我根据原本机箱的排版和大小,把侧面换成了简单漂亮的出风口,正面改成了两个16mm直径的圆孔来放一个M16的开关和M16的LED指示灯,背面的圆孔则根据我的DC电源的直径大小来设计。
初步完成后,导入网上的标准ITX模型以模拟下机箱能不能正确地容纳主板,例如检查孔位对不对得上进而有下一步的微改。
不错不错,我灰常满意。
然后检测任何的inference (干涉检测),看看模型哪些位置可能撞在一起了:
可见,主板的挡板与机箱之间可能存在重叠或碰撞的情况。然而,挡板本身由薄铁片制成,具备一定的弹性,因此这一问题并不严重。相反,为了确保薄铁片能够稳固地直立卡在于机箱,我们有必要适当减小机箱挡板的出口面积。
最后就是切片,准备生成G-Code文件喂给3D打印机帮我打印了。
打印好辣,晚上上试试安装,没问题就上树脂和喷漆~ (有一块被我不小心捏掉了下来<–已用胶水缝合)
好的开始试装。
挡板刚刚好完美卡住,我真聪明。
不过突然发现,电源口放太高的话,内线可能会顶住盖子,这步我蠢了.. 【先褒后贬】
除此之外,孔径好像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(1.5mm 小小的偏差),不过还是被我硬扭进去了。
效果图:还是没那么好看
散热器还是太高太理工的样子,所以我決定换一个帅气的下压散热器
我回来更新辣
啊,前几天突然发现原本设计的壳子排线竟然是歪的:
而且侧面的出风口也很容易折断,因此我重新设计了ITX机箱2.0!
再用半小时量度CPU散热扇尺寸+画了一个盖子:
PERFECT
然后重新切片+打印!
不错不错!不过这次打印失败了(
没事!那这次换一个漂亮的颜色~ 【耗材多–>小康富裕】
那这次换一个哑光烟灰色吧
这盖子牛逼,完美卡扣住机箱。我超牛逼,之前的犯蠢扯平了
打磨完后,油上树脂 (Epoxy)变得发光+贴防尘网变得逼格:
假的,在拼多多20人民币买的环氧树脂有排用
不过,总感觉它越看越就像。。 一个没有耳朵的野兔子 ( ? )
欸,野兔子,耳朵。。那装个无线网卡+天线让它成为完整的独眼兔吧!
好的,就差最后一只眼睛(电源开关),只要得到它就可以开启血继限界了(bushi)
最终
哈哈嗨,昨天 (16/8/2024) 最后终于把开关按钮安装上啦。其中,一闪一闪的黄灯是硬盘指示灯 (HDD LED),而白色灯则是电源灯 (POWER LED)。待我旅行完后就分享到MakerWorld。
最终视频:
【我觉得,机箱还是有需要前置USB排座才够方便.. 或许,这并不是此DIY计划的终结呢】